iOS 13安全堪憂 谷歌憑Android Q要趕超蘋果
用戶在蘋果iOS 13測試版發現漏洞,竟然能夠避開Face ID或Touch ID身份驗證,訪問“設置”中保存的密碼,雖說可以通過后續的測試版本修復這一漏洞,但安全層面實在容不得一絲馬虎。
近日谷歌也推送了Android Q Beta 5,這是谷歌自三月份以來推出的第5個測試版本,完成度也基本接近最終的正式版本。但相信大多數人并不了解其背后的具體含義,其實它不僅是Android第十版這么簡單。
卡頓和隱私兩個命門,谷歌比用戶更懂
安卓機不論怎么升級,都要比蘋果手機卡,這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的固定觀念。
但其實這種說法也不無道理,拋開系統架構與開發語言方面安卓的落后不談,單是硬件上蘋果A系列芯片性能確實領跑同代的安卓,再加上IOS內部封閉的系統和軟件方面的獨斷,軟件都要針對蘋果系統生態鏈進行優化,保證了Apple產品的運行流暢。
雖說硬件方面,驍龍等廠家近年來的發力讓兩個陣營間的差距逐漸縮小,用戶在實際使用時也感受不到明顯的對比,但是隱私卻是無可觸及的底線。
過去Google竊取用戶位置信息的做法一度讓其飽受質疑,蘋果自然沒少趁機貶低谷歌來宣傳自家的隱私保護。
谷歌新推出的Android Q Beta 5一大特色就是對于隱私的注重,例如基于文件的加密和對剪貼板、備份等內容的保護。
最重要的一點體現在定位權限管理上,與IOS的權限邏輯類似,新增了僅在使用期間打開這一選項,預期可以改善目前安卓定位權限泛濫的問題。
系統流暢是手機博弈的下半場
如果說配置和硬件要求手機廠商大秀肌肉,但如今性能比拼的趨勢明顯放緩,再彼此拉不開太大差異的時候,如何在系統層面做好優化,才是最終的勝負手。
雖然IOS憑借多年打磨暫時可以高枕無憂,但Android自引入ART模式之后,又在Android Q中新增了云服務來配置編譯文件,也就是說在應用啟動效率大增的基礎上,再一次強化了啟動速度。
此外,谷歌還進一步規范了Android Q的接口規則,應用再也無法隨意訪問手機存儲空間,一切讀取需求都要通過安卓統一的接口來實現。
更無法隨意自啟應用,并且IMEI、序列號等標識符的獲取也會被限制,安全性有了大幅提升,一些流氓應用和垃圾軟件也因為要求收緊而無法使用。
封閉生態 大有作為
在今年蘋果的發布會上,庫克大談蘋果對于內容服務的全套支持,越來越多的功用被納入到IOS這個封閉且完善的生態鏈里。
蘋果擁有龐大的用戶體量,不與蘋果攜手顯然需要巨大的勇氣。
再者蘋果以其隔空投送(AirDrop)和iCloud為代表的系統便捷性,將用戶與IOS生態深深捆綁,一旦你開始接觸蘋果的產品,很難不去考慮入手蘋果全家桶。
但就小小的 AirPods,在蘋果產品間的無縫切換,就是這個封閉系統已高度完善的佐證。
谷歌自然深諳其中的道理,跟進的隔空投送功能也將上線,而此次Android Q 加入了桌面模式的支持,形式上類似于三星DeX與錘子TNT工作站,這也是為安卓手機連接電腦或顯示器提前布局,但令人意外的是谷歌放棄了平板電腦業務。
Android Q的主要升級之處
Android Q 在通知欄位置新增了電量預測,直接告訴你手機的預估使用時長,在電量百分比的提示上進一步增加了實用性。
此外,自Android Q開始,Google開始提供全局黑暗模式,不同于常見的黑暗主題,大部分系統應用以及設計菜單等常規主題覆蓋不到的地方也都會以黑色調顯示。
無疑黑暗模式會讓如今OLED屏幕為主流的機型在省電方面有較大的提升;針對一部分用戶對舊應用的偏好,Android Q還允許應用降級,還原到舊版。
當然Android Q其余的改動部分還有很多,這次的升級看起來也更像是個略帶過渡性質的改善,并沒有質的飛躍。
無論如何,很快iOS 13與Android Q馬上可以悉數更新,到時候再看安卓能否和蘋果斗個有來有回。
微信公眾號搜索" 驅動之家 "加關注,每日最新的手機、電腦、汽車、智能硬件信息可以讓你一手全掌握。推薦關注!【微信掃描下圖可直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