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上車”!谷歌聯手福特開發智能駕駛 預計 2023 年落地
《科創板日報》(上海,研究員 宋子喬)訊,近期,有關科技企業與整車廠合作的消息不斷出現,汽車智能化主題進一步升溫。
美東時間 2 月 1 日,福特宣布與谷歌達成了一項為期 6 年的合作協議。根據協議,谷歌將在車載互聯、云計算等技術上為福特提供支持,福特和林肯汽車將從 2023 年開始搭載安卓系統、谷歌助手、谷歌地圖和谷歌 Play,谷歌云將支持其他類型的服務,谷歌還將幫助福特在供應鏈物流和制造等領域使用人工智能。具體交易金額尚不清楚,至少為數億美元。
谷歌與福特聯手布局智能汽車的消息最早和追溯到 2022 年。彼時據媒體報道,福特和谷歌正計劃成立一家合資企業,共同研究制造無人駕駛汽車,福特提供汽車的軟硬件,thenodietsolution.com,xzjlzx.cn,而谷歌則提供自動駕駛汽車軟件。
科技公司入局面臨 TIER1 和車企的競合
汽車電動化、智能化浪潮下,無論是整車廠還是科技公司,都在設法擴大朋友圈。
國內,長安汽車宣布攜手華為和寧德時代,打造全新高端智能汽車品牌;上汽集團聯合浦東新區和阿里巴巴集團,打造高端智能純電汽車項目 " 智己汽車 ";吉利則與騰訊簽署了智能座艙相關的戰略合作協議,并與百度組建智能電動汽車公司。國外,微軟投資 20 億美元卡位自動駕駛。
圖源:中信證券
在谷歌、蘋果、華為等偏軟件類巨頭企業進入智能汽車業務的過程中,一方面將面臨積極轉型的傳統 TIER1 巨頭(博世、大陸、德爾福等)的競爭,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還將面臨整車企業的競爭,考慮到后續汽車核心功能將由軟件定義,整車廠對軟件業務重視度提升,以大眾為主的整車企業已經著手建立自己的軟件架構。
國信證券發布研報稱,蘋果、谷歌和華為的體量與全球零部件巨頭、整車企業基本對等,甚至更為強大,未來的話語權走向或許會令合作伙伴心存隱憂,但是后二者傳統優勢在于精密硬件研發和供應鏈管理,在軟件方面又不得不借力優秀的互聯網企業,比如谷歌開放汽車聯盟(OAA)、百度阿波羅計劃等,兼具競爭與合作是當前互聯網新入局者和傳統企業的典型關系。
巨頭加速落子,有望進一步推進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發展。根據 IDC 近日發布的物聯網市場報告,未來 5 年中國物聯網市場的復合增長率將達到 13.0%。在 20 個垂直行業的 39 個應用場景中,預計車聯網將是主流應用場景中增長最快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 35.9%。
A 股上市公司中,汽車智能網聯化產業鏈供應商中,模組廠商包括:移遠通信、廣和通等;車側廠商包括中科創達、德賽西威、全志科技、均勝電子、四維圖新等;路側廠商包括千方科技、萬集科技、金溢科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