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步”等賺錢軟件套路深:提現設置重重“門檻”
“聽音樂到賬42元”,“下載xx,走路也能賺錢,睡覺也能賺錢”……面對這樣的宣傳,你心動了嗎?
最近幾年來,層出不窮的賺錢類App,憑借著聽起來毫不費力的吸金方式,誘導大批用戶前去下載,其中一些下載量驚人地達到了千萬量級。
或許有些人會問,遭到投訴的賺錢類APP不少,基本套路也并非很難辨識,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繼?究竟是誰在玩賺錢類App?使用者真能賺到錢嗎?此類平臺又是如何實現盈利的?近期,《法人》記者就此問題展開調查。
“趣步”仍未倒下?
說到賺錢類軟件,不得不提“趣步”。“趣步”曾宣稱,每天只要開著軟件走4000步,一個月就能賺200元,且上不封頂。憑借著這個誘人噱頭,“趣步”在一眾App中異軍突起,僅一年時間就吸引了上千萬用戶。如果說“趣頭條”開啟了“看xx就能賺錢”的模式,那么“趣步”則是讓賺錢類App更廣泛地走進了大眾視野。
2019年10月中旬,“趣步”因涉嫌傳銷、非法集資、金額詐騙等行為,被湖南長沙市工商局經開區正式立案調查。之后隨著相關部門的介入,“趣步”編織的“毫不費力就能賺錢”的美夢似乎已經破滅。但是,近一年時間過去了,負面纏身的“趣步”就此消失了嗎?
據媒體報道,盡管“趣步”被工商部門多次調查,去年5月遭多個應用平臺下架,微信公眾號也已被封,但《法人》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在“趣步”官網上仍可以下載安卓版App。截至今年8月14日,仍有一些網友在為“趣步”宣傳。就在8月10日,甚至還有網友慶祝其鄭州服務中心開業大吉。
今年6月15日,長沙經開區政府在長沙市人民政府官方網站的市民信箱中回應“趣步”立案后最新進展時表示:“1、原湖南趣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后更名為重慶趣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已于2019年5月30日遷往外省,不屬我局管轄。2、對該公司前期涉嫌違法行為,相關部門正在調查,在調查沒有結論之前,有關情況(如辦案的進展,查處的有關細節等問題)是不宜向社會公布的,投訴人反饋的問題,不屬政府應當公示信息。3、由于該案情況復雜,調查需要時間,一旦有了結果,會向社會公示。”
記者多次嘗試聯系長沙市工商局及經開區分局,但均未撥通其電話。截至記者發稿,針對案件查處最新進度,目前尚無正式公開回應結果。
▲市長信箱中長沙經開區的回復
其實,除了“趣步”以外,仍有不少賺錢類App遭多次投訴后依然存在。記者搜索發現,自2018年起,媒體相繼披露的一批虛假宣傳的賺錢軟件,包括趣頭條、螞蟻頭條、刷寶短視頻、種子視頻等,其中部分被各地網信辦、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約談、查處后已經下架。但一些軟件如淘頭條、閃電盒子、小鳥看看等,雖在官方平臺已下架,卻仍然活躍在一些應用市場上。
也就是說,下架處理的,只是其官方網站,不少APP通過更改名稱、更換應用圖標等方式“翻新”。記者隨機下載了兩款曾被點名的App微鯉看看和閃電盒子,發現其使用模式及提現模式與被曝光時并無太大差別。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孟博認為,此類亂象屢禁不止,主要還是受利益驅動,成本低、收益大。而部分平臺作為廣告經營者和發布者,對廣告內容信息也沒有依法履行審查義務,進一步加大了監管難度。
提現設置重重“門檻”
記者在各大應用商店發現,以賺錢為噱頭的App廣告依然隨處可見,種類也五花八門:“掛機10分鐘提現幾十元”,“看小說集碎片,送價值4000元的手機,五分鐘就可以換到”,“看視頻聽音樂就可以賺零花錢,看的越多賺得越多”……諸多APP“招牌宣傳語”都是圍繞著看新聞賺錢、玩游戲賺錢、刷短視頻賺錢、看小說賺錢,甚至睡覺就能賺錢等做足文章,有些下載量上千萬。
但是,賺錢這么容易?事實真的如此嗎?
“這類廣告太多了,特別是在短視頻或游戲軟件上。”北京某高校學生小佳告訴《法人》記者,她在瀏覽某短視頻App時,經常刷到一個游戲軟件廣告,號稱“玩游戲就能賺錢”。由于疫情期間空閑時間較多,且該軟件廣告宣稱“上線就送66元紅包,無門檻”。雖然將信將疑,小佳還是選擇了下載試試。這一試,就出了問題。